你所愛的人需要照顧,可以支付的5種方式
文:王冠樺
你誰愛 ?
你在意什麼 ?
有一天,當我們不能繼續陪伴與照顧的時候,你「愛的」與「在意的」若因此而傷感、難過或困頓,你的感受與想法是什麼呢 ?
與一位女性友人會談的過程中,聊到關於她家中房貸支出的問題。Grace問她 : 「假設家中主要費用的支付者(配偶),因為突發事故不能繼續陪伴與分攤這些支出費用的時候,除了心情需要時間調整與撫平外,眼前的生活與每個月4萬多元的房貸會想如何處理與支付呢?」
因為友人每個月5.5萬元的薪水,若要支付生活與房貸對於她來說將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所以Grace問道 : 「若不能支付,是否會打算賣屋、換小屋或是租屋呢 ?」
而我等到的不是朋友的答案,而是她不能自己的嚎啕大哭,口中並喃喃的訴說著 :「不要!不要!我不要,這房子有我們很多共同的回憶,我怎樣也不要賣。」她突然的情緒轉換,讓當下的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她,只能尷尬地先安撫她的情緒,並告訴她這只是假設而已,不要這麼難過啊。
事後,朋友悲傷的那一幕常常出現在我腦海, 「家」是家人們堅固的城堡、是情感的聚集、是回憶的堆疊,對家中的成員來說,它是有著許多共同回憶的地方,回憶又是許多愛的串聯,若非是怕觸景傷情,在能力許可的情況下誰會想要賣房子呢 ?而留下來的人是否有能力繼續支付原有的貸款與開銷,這就是很現實的問題。當「感性」與「理性」的拉扯,總有一方要出線,而勝者通常是最殘酷與現實的那一方。
「生活費」、「房貸」、「子女教育金」……等,是家庭產生的理性數字,當有一天支付數字的人消失時,如何讓家可以繼續運轉 ? 如何讓愛可以延續 ?我想這是多數人在人生中需要思考的課題,因為我們可以盡力吃得健康、活得健康,但生命的長度卻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而嫁娶一個人,與對方攜手共組家庭,是因為愛,也不是為了想有一天要成為對方的負擔,更何況若還有年幼的子女時,在費用與心力上需要支付的又更多了。
讓你的愛,照顧所愛的人一輩子的五種方式 :
- 幫自己規劃一份壽險保障
賺錢需要時間,累積資產更需要時間,當家中經濟支柱無法繼續照顧家人的時候,第一個影響就是家中經濟的問題。而人身保險中的「壽險」,可以轉嫁每個人需要的「責任數字」,在責任期健康的我們可以親自陪伴與照顧最愛的家人,在我們因故無法陪伴的時候,準備好了想照顧他們的金錢,讓愛用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而每個人的責任數字皆不相同,除了透過實際需求(生活費、房租房貸、子女教育費、父母奉養金)做計算的基準外,有些人則是依照心中的數字做心意的準備。 - 準備一筆家庭緊急預備金
「風險」就是指事故發生的不確定,因為無法預知,所以需要事先準備,預先準備家庭3 – 6個月所需的生活費,做為緊急事件時運用。避免風險發生時除了心情的調適外,還需要煩心掙錢或尋找可支付生活的金錢在哪裡。 - 先教在意的人如何釣魚
多數人面對最愛的人時,通常甘願付出與奉獻無悔,尤其在面對配偶與子女的愛,一個是自己選擇的伴侶,另外是由己而出的子女。因為愛,所以捨不得他們勞動、捨不得他們苦,常常一肩扛起家中的大小事,不論在金錢、家事與瑣事上。
但誰可以陪伴著誰一輩子?就算能,一輩子也會有個終點,那個留下來的人是否可以自理或生存,更應該是我們要關切的事情。教會我們愛的人擁有可以生存的能力,不論在生活、在生計,不論我們在或不在,擁有生存的技能是我們可以愛他們一輩子的方式。 - 財商教育要及時
擁有賺錢的本事,更需要有會用錢的判斷與能力,留下金山與銀山若不懂得如何使用,終怕最後是一場空,這在社會新聞與生活的周遭也常有因為不懂金錢,被詐騙的案例。而收入的高低與資產的成長也未必是成正比,如何合理的用錢、分配錢、也留下資產,是關於財商的教育,在財商的知識與經驗上的傳承更是要及時,因為風險也不會在我們準備好了才到來。 - 培養獨立的能力
家人相處與相伴,有些是情感有些是習慣,生、老、病、死的循環大家都知道,但當死神來敲門,原本習慣的不同了,原本心繫的不在了,如何調適與接受也是一種生命中的練習。因為這人生必經的道路,雖然道理很簡單,但更需要平常不斷的心理鍛鍊,在關鍵時刻能放開、看開的繼續走下去。
Grace的小提醒 :
你愛誰 ?你在意誰 ?
除了金錢的照顧外,如何讓他們有生存與自理的能力,如何讓他們有獨立與堅強的心理,在我們在與不在的時候,才是愛他們一輩子,也留給他們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