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過CFP對我與客戶服務的提升
文:邱玉茹
在金融保險業待了8、9年的時候,我下定決心去考了CFP®這張證照,CFP®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是在1973年自美國開始發展的國際金融專業證照;而CFP®證照與消費者的理財規劃連帶著什麼關係呢?
可以先試著思考看看,在理財規劃時,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 緊急預備金或保險保額未充足,意外來臨時,造成財務壓力大?
- 一份固定收入下,做了保險規劃,卻沒有更多的錢可以做投資及退休準備?
- 每月房貸的壓力,讓自己的生活品質受到影響?
- 捧著大把的錢進去股市,紙上富貴還賠掉一台車?
- 不知如何評估未來財務是否夠用?如何達標?
這是因為過往的理財習慣,各項規劃通常是分開討論的,保險規劃由保險業務員服務、投資規劃自己下單或是聽朋友同事報明牌、稅務傳承規劃另找專家諮詢;這樣往往會造成資金排擠、走了更大的彎路才完成理財目標。
如果您對於CFP®這張證照是陌生的,希望藉由這篇文章的分享,讓您了解理財規劃找CFP®顧問,對您的幫助有哪些!
一、考過CFP®證照後,對消費大眾的3點幫助
- 理財規劃跳脫以往單點產品銷售模式
以消費者的利益為最優先考量,協助消費者解決理財困難,首重目標的達成率,而不一定是報酬率的高低(高報酬需要承擔相對應的高風險);加上每個人不同的理財目標、用錢的時間不同,適合的投資工具也不盡相同。
所以理財規劃包含收支管理、保險、投資、稅務傳承規劃,一併考量,跳脫以往單點的產品銷售。 - 理財目標達成的長期追蹤
理財規劃不會只有做一次就結束,生涯資產的模擬是隨著目標改變、角色身分變動、職業變動而會有改變,所以每季的理財追蹤非常重要。
定期追蹤包含理財目標的達成是否偏離軌道,投資組合績效追蹤、相關係數、壓力測試……等。 - 理財規劃的思考位階
理財規劃首重目標的達成率!優先了解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再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再來才是各項規劃及投資管理追蹤,最後直到理財目標順利達成。
二、考取CFP®證照的3個原因
- 持續進修,提升工作專業
有一定年資後,再持續提升工作專業是必要的,因為金融理財這個領域是一個很大的範圍,並不想只侷限於金融保險,因為保險只是眾多理財工具的其中之一;而消費者的需求各式各樣,如何提供對消費者最好的建議,需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 - 培養自己跨領域學習的寬闊視野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提到鐵鎚人傾向(Man-with-a-hammer Syndrome),Old saying: 『To the man with only a hammer, every problem looks like a nail.』
意思是說,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這種人傾向於用單一專業的眼光來解決所有的事情。
所以蒙格強調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向別人學習是不可或缺的,擁有許多跨領域的技能,那麼我就擁有了許多工具,因此能少犯鐵鎚人傾向引起的認知偏誤。
專業知識從人壽保險與產險,到考過CFP®證照,需要了解各社會保險退休制度(勞保、軍公教保、國民年金)、投資、投資心理與行為、稅務相關(綜所稅、遺贈稅、房地合一稅)、信託……等,擁有了這些專業知識,才能夠將更好更深入的為消費者的理財提供完善的服務。理財,是一門無範圍的課題。 《操盤快思X投資慢想:當查理•蒙格遇見達爾文》一書提到,每一門學科會與其他學科交織結合,並在過程中強化,懂得思考的人會從每一門學科汲取重要的思維模型、關鍵概念,結合起來產生完整的理解,培養寬闊的視野。 - 不依賴主管、公司,依賴自己的能力
可以互賴互相幫助,但終究要持續裝備自己的能力。就像一場運動比賽或打遊戲組隊,團隊再強,我們也不想只當個豬隊友吧!當團隊可以共好的時候,大家一起前進;當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自己所擁有的個人能力可以給自己依靠,並帶給他人正向的影響。
三、玉茹的話
投資理財是一輩子受用的知識常識,很可惜的是學校卻很少教;希望能藉由部落格與IG的分享,將正確的理財規劃觀念傳遞給消費者。
玉茹秉持著「工作(學習)、生活先過得開心,理財規劃才能夠1+1>2,加倍快樂!」這樣的信念,努力扭轉台灣人理財規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