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資產竟能不減反增?理財顧問教你多元管理,穩穩累積資產!
文:陳敏莉 (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心學堂執行長)
你應該知道的是:盡管台股一舉衝破歷史高點,年初因疫情爆發導致的連日崩跌,仍令許多投資人膽顫心驚,更別提至今仍有不少人默默抱著套牢的部位。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陳敏莉建議,做好幾個準備,你才有餘力在市場恐懼時大撿便宜,等待歡呼收割!
天災人禍總是讓人擔心、害怕,這是人類天性,也是造物者給我們發自本能的保護機制,讓我們對風險有警覺,藉此啟動腎上腺素和防衛機轉,以求保命。
只是人們的情緒一旦被挑起,在預期心理和傳播效應刺激下,往往會對危及全局的系統性風險,產生過度反應。觀察投資市場的歷史經驗,你會發現當人們過度樂觀時、股市會超漲,超漲之後又會回跌;相反地,過度悲觀則會出現超跌,超跌之後又會反彈。長期來看,市場行情會延著代表平均報酬率的趨勢線移動(如下圖)。所以當我們手上有股票型基金或股票型指數基金(ETF)時,遇到大跌行情,根本毋須太過緊張,投資者至少可有以下2種選擇:
CFP陳敏莉指出,標普500指數近來雖陷入震盪,但長期上揚趨勢仍未改變。(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選項一、緊抱不動,給既有投資部位足夠的耐心和時間
每一次股災都讓人害怕,但請記得:下跌一定會過去!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市場大跌,148個交易日後就漲回來了。從驚嚇中回頭檢視自己的投資,為什麼有些投資人會在大跌行情中出場呢?仔細分析,讓你無法、或沒有耐心等到反彈出現的情境,大致有以下3種:
1.投資標的發生非系統風險
1檔股票,這家公司因為本身競爭力出狀況、或是產業受到本次疫情影響,在殘酷的資本市場競爭中無法倖存,甚至下市!你的投資因此被迫出場!
這帶給我們的省思是:個股經營風險,你是否有能力判斷和規避?是否要轉換投資股票型基金或ETF?
|
2.錯估波動風險
每一種投資標的都可以從過去歷史,或是同類型市場,估算出它的波動風險。波動風險可以用標準差來顯示,未來投資年報酬率,約有68%機率,分布在距離平均值有1個標準差之內的範圍;約有95%機率,分布在距離平均值有2個標準差之內的範圍;以及約有99.7%機率,分布在距離平均值有3個標準差之內的範圍。
舉例,如果投資標的平均年報酬率是7%,標準差是15%,代表投資20年將有19年(也就是有95%機率)報酬率會落在-23%和37%(7%-15%×2=-23%,7%+15%×2=37%)之間。
那麼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股市大跌,你有一檔標的虧損若是20%,其實這個跌幅是落在「正常」的單一年度報酬率表現區間內。但是時間一旦拉長,平均報酬率仍會回到7%附近。只是當你看到單一年度報酬率是負20%時,你可能因為擔心、害怕股價會跌更深,因為心理受不了,所以認賠賣出。這代表你可能對投資標的的風險屬性不了解,或是你的風險承受度遠比原先設想的要低。
面對這情況,建議你應該改換標的,至少調整一部份的投資組合,分散投資多檔標的,納入像政府債或投資等級債券等低波動標的。
|
調整資產配置,並不是因為猜測原有標的未來不會上漲,而是因為股市下跌給你帶來的心理壓力,已讓你未蒙其利,已受其害!此時若能果斷調整投資組合,就算未來,原有的投資標的回漲更多,也不要後悔,因為我們都不是神仙,即時停損出場,是為了讓你可以安心入睡,並能長抱手中的投資組合,賺進長期投資該有的平均報酬!
3.資金挺不住
狀況1:
受疫情衝擊,自己的本業生意受影響,造成收入減少或中斷,為了擠出生活費,不得不賣掉「暫時」下跌的股票。
這帶給我們的省思:手上是否有足夠的緊急預備金?如果沒有,你就可能會在壞時機認賠賣股、贖回投資,而不是單純的汰弱留強。
|
狀況2:
股災還沒過去,但是因為自己染病,既有的保險理賠不足以應付醫療費和彌補收入不足,以至於被迫在壞時機贖回本質還不錯的投資標的,以支應醫療和生活所需。
這帶給我們的省思是:當初沒有買對、買夠保險,以至於發生風險時,無法填補損失,被迫贖回投資。
|
狀況3:
股災還沒過去,但是我的財務目標(用錢時間點)已到,而且沒有彈性,例如孩子上大學、要繳學費了,必須用錢,被迫在壞時機贖回投資。
這帶給我們的省思是:愈接近要用錢的財務目標時,在到期日之前,股票部位就要逐步轉換為債券,甚至開始逐步變現,才能降低股票大幅波動帶來的衝擊! |
選項二、逢低加碼,趁市場大跌增加投資部位
年初疫情高峰,我一位老友(退休投信總經理)告訴我:「大家都失去理性了!疫情時間再長總會過去,但是,股市已經超跌了。」當時他就說:現在該搶購的不是口罩,而是趁便宜買進好股票!因此在大家花很多時間、尋找哪裡可以買口罩時,他把時間花在挑選遭受池魚之殃的好股票,享受撿便宜的竊喜,等候市場回復平靜之後的補漲。
事後看,這位投資老手正在落實巴菲特早就說過的投資原理:「在別人貪婪的時候,你要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你要貪婪。」投資,其實要走窄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人丟,你要敢撿。但要能這樣做,背後是因為你清楚認識投資的本質,包括機會報酬和投資風險。同時你的心理素質要好,必須臨危不亂,心中能夠平靜安穩,才能不受控於慌張情緒,也才能依循正確知識,作出理性決策。
要能夠臨危不亂,建議你必須建立這樣的投資哲學:「我無法預期股票市場漲跌,正如我無法預期疫情會往好或往壞的方向發展。那麼投資策略就該按『股債均衡配置』執行。如此一來,股市大漲,一定會跟到;遇到大跌,受傷會縮小。這時股市下跌因為已在原本預期中,並非預期何時會下跌,而是預期股市一定有漲有跌,我又猜不準何時發生,因此早已買進債券部位,為股市可能的下跌,超前佈署。同時,按此方式投資,不會追求買在最低點,也不求賣在最高點,我只追求賺到股債投資組合的長期平均報酬率。」
若能建立上述投資哲學,遇到類似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市場動盪,您的心態應該就會是「雖不喜歡但也不會意外」。因應策略自然就會是採取「一動不如一靜」,等候股災過去,追求股債配置的長期平均報酬率。甚至,勇於逢低加碼,加速攤平損失,進而提高總報酬。
最後總結一下,如何能在投資市場動盪中,安心又安全?
1.平常就要存妥緊急預備金,以6個月家庭開銷為儲蓄的最低基準。 2.平常就要做好風險管理,全家人的保單要買對、買夠。 3.平常就要做好股債配置。 4.懂得隨財務目標接近時,逐步下降股票型資產。 |
如果遇到股災重挫,希望自己能逢低加碼,那麼你還得有以下兩項準備:
1.平常存有第2桶金:投資預備金。 2.落實逢低加碼,包括: |
如果能夠在股市不大漲也不跌的時期做好財務管理,包括準備好緊急預備金、短期資金、合適又足夠的保險規劃打好財務根基,多的錢再以「股債配置」的投資投策略追求資產穩健中成長、佐以「逢低加碼」加速財富累積速度。財富增長就能立於不敗之地,成為長期之必然!
*本文原發表於風傳媒,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