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過CFP對我與客戶服務的提升、參加理促會對我與客戶的幫助
攝影師:Artem Podrez 文:吳易燁 什麼是CFP ? 為什麼需要透過具有CFP資格的獨立理財顧問IFA的協助來做理財規劃 ? 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是國際性有關理財規劃的證照, 在台灣稱為認證理財規劃顧問。 CFP™具備高度的專業能力,可以隨時針對不同的理財規劃目標,為客戶檢視與分析有關理財規劃的需要,如儲蓄、投資、創業、保險、置產、信託、風險評估、退休規劃、遺產及稅務規劃等,也可以依個人的財務狀況,處理財務問題,並客觀地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以達到全生涯理財規劃的目的。 這是與其他一般理財專業人士只能提供某一項理財專業建議的情形下,相對比較出CFP™的最大優勢。專業的CFP™是全然不同於傳統的金融業務人員,是以協助投資人在長期投資後,能穩健的積累財富,達成投資人期望的生活水平。這類似歐美地區家庭醫生,或是Family Office家庭財務管家的觀念,一個家庭醫生會對他的客戶有更多的了解, 因為他持續與這些家庭保持連繫,家庭醫生有每一個家庭成員過往身體狀況的詳細資料,也提供給這些家庭成員比較細心的照顧,而這個模式就是專業的CFP™所提供給客戶的服務,更為個人化,而且是客戶真正需要的專屬服務。 在美國,針對美國各種職業評等,結果發現CFP™連續三年都被評選為美國最佳職業的前三名,與生物學家及精算師等量齊觀。CFP™之所以連續三年被評選為美國最佳職業的原因是由於CFP™的工作性質具有四大優點,分別是;有深度的專業能力、待遇優渥、獨立自主性高以及市場需求大。 該項職業評等標準是依據工作環境、待遇、就業機會、 體力需求、職業安全以及工作壓力等。 我在19年前進入銀行擔任理專,就是想做這樣稱職的財務顧問,但是台灣的銀行體系仍以業績為主,要做到客觀規劃是有難度的。後來到投信作客戶的投資顧問,協助資產管理,卻無保險或其他工具輔助,也是無法滿足客戶除了投資以外的理財建議,不能做到全方位的財務顧問服務。取得CFP認證後,卻不知如何真正做到獨立理財顧問的職業模式,在四年半前,聽到 闕又上 老師的分享,了解國外 IFA可以自己執業,善用保險經紀平台、投信平台協助客戶做 資產管理。因此,四年多前勇敢跨出這一步,證照掛在保經,用獨立財務顧問的方式服務客戶。有收費諮詢及年度諮詢的方式協助了上百個家庭,客戶對於我們這樣的服務模式很自 […] …
閱讀「談錢」讀後心得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 文:王冠樺 俗話說 : 「家家有本難念經」,尤其是在碰到敏感的金錢問題時。在你的家庭中,有關於金錢上的教育與討論嗎 ? 在中國的家庭中,父母甚少與子女討論關於金錢的事,金錢常是一種隱私、金錢也常是一種權力。在Grace諮詢時也常碰到,身為子女的不敢與父母談論關於自己「錢的問題」,不論是在財務困難時,或是在發現傳承與繼承的可能問題時。在我們求學的過程,學校教授我們專業的知識,但關於財商上的知識與常識方面,卻是甚少教導的。 想要妥善理財,要先從談錢開始 多數人是透過自己的生活認知與經驗,來認識它與使用它。而「談錢」這本書的作者艾麗克斯.霍爾德 女士,在30歲前,每月都刷爆信用卡、也常提光銀行戶頭內的錢,直到她開始跟財務治療師談起自己的消費行為、交友狀況和債務,才發現「談錢」,是學習別人怎麼花、怎麼賺,甚至怎麼存的最快方法。 而談錢不是討論數字上的優缺點,而是需要由「生活的選擇」、「焦慮」與「自由」,來探討自己關於金錢的狀況。在處理金錢及其相關的情緒、行為和關係時,我們可以透過「對話」了解自己使用金錢背後的原因,進而改善自己與金錢上的關係。 在我們面對金錢時候的行為,可能會與我們的「性格」相關,有些人可能因為「不好意思」,例如 : 不好意思麻煩別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有些可能與我們的「習慣」相關,例如 : 花錢習慣、用錢習慣、家庭習慣等。而影響這些性格與習慣的源頭是什麼?這也可能是我們現在財務行為後面的原因。 「在花錢習慣上,自己像爸爸還是媽媽,這個問題大家思考過嗎 ?」因為我們對於金錢的行為、關於金錢的信念,都是由童年時期就開始建立的。Grace在與朋友討論關於「錢的問題」時,也發現到人們在「錢的現況」上,或多或少受到金錢知識、性格、情感以及家庭等相關因素,而影響了自己面對金錢時的想法與行為。 而這些因素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淺移默化的影響與養成,因為家庭是我們第一個學習的場所、是我們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在父母耳濡目染的環境與習慣下,自然也影響了我們的金錢觀與用錢的習慣,我們會模仿好習慣,也同樣會模仿壞習慣。 財務治療師與財務顧問 在透過探索每個人心裡的過程,書中介紹到在國外有一種職業稱為財務治療師,他們可以透過使用「談話療法」,發覺影響客戶財務行為的心理,進而替客戶改善他們與金錢的關係,將理性的數字與感性的心理相互觀察與運用。 […] …
參加理促會對我與客戶的幫助
攝影師:Moe Magners 文:謝順閔 時空背景拉回到N年前,還記得那時自己毅然決然的要準備考CFP證照,開始準備考試及上課,彷彿自己又回到了大學時期,邊唸書邊打工邊準備考研究所的情境,在一波三折的努力唸書下,終於順利考取CFP證照。 那時在開心之餘又要手忙腳亂的忙著準備CFP的認證資料,就在一切都準備就緒送出認證資料的同時,又有一件讓人煩心的事情接續而來,那就是2年要有30小時的CPD時數認證,這對剛考過CFP的我是一件很不知所措的一件事,根本不知要如何去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於是開始上網(如金融研究院)找可以認列CPD時數的課程,没想到每堂課程金額讓我打了退堂鼓,一眨眼時間就過了快五個月,此時腦海突然閃過一個訊息,好像曾經在手機的某個賴群有看到訊息,立馬打開手機找到此則訊息,原來那就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的招會員訊息,這時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一盞明燈,二話不說立馬打開網頁請出谷歌大神,搜尋下「理促會」,簡單且仔細的閱讀下網頁內容,發現這是由一群CFP的前輩組成的一個社團,除了有免費持續的教育課程可以進修,心想衝著這點就可以立馬加入理促會,但還是捺著性子再看看其他內容,然而會裡的成員遍佈銀行、保險、證券、投信等金融機構,並涵蓋獨立財務顧問、會計師等專業人士,對於身處在保險業的我,也是一大加入的誘因,因為工作之餘還要去探索其他領域的相關專業知識,是一大難題,基於這兩大原因,就申請加入理促會這個大家庭。 取得CFP證照後,才真正發現自己原來有很多方面(如房地產,信託…等)的相關專業知識不是那麼足夠,而在參加理促會後,就有一連串各領域的教育課程可以學習,持續精進自己的專業能力,雖說無法經過一二次的課程訓練,就立馬變身成為像前輩們這樣的高手,可以越級打怪,解決特定客戶非常艱深的問題,但對於一般客戶而言,處理起來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在客戶心中會從保險業務員慢慢變成為全方面的理財顧問,而且可以把學到的技法運用在同事身上,把他們當白老鼠一樣的做練習,等到那天真正需要的時侯,才不至於要上戰場前臨陣磨槍(因為我相信不會光、哈),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專屬的群組,每天都可學習財經資訊,如有不懂的問題,亦可在群裡發問,前輩們都會很熱心的回答!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初因緣際會下加入理促會,真的要感謝二年前的自己,讓自己可以不斷的充實專業知識,且學習到一個共同的信念:「推廣正 […] …
沒錢困擾,有錢加上孩子多更煩惱!贈與稅免稅額調高的影響與實務
攝影師:Naomi Shi 文:邱玉茹 錢不夠用,很多事都做不成,也失去了自主的選擇權! 資產多加上孩子多,未來如何公平地將資產做分配,更煩惱! 您是屬於哪一種煩惱呢? 玉茹遇到過的實務案例,是長輩不願意提早將資產分配出去,因為掌握權不在自己的手上,而且長輩會覺得我人還在,現在講這個做什麼!而子女間的情感也並非完全的融洽,當然未來也可以資產留給子女自己溝通分配,讓後代自行解決就好,不過如果在情感薄弱的基礎上,到時候應該又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了! 111年01月01日起,贈與稅免稅額因110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比上一次調整之指數累計上漲達10%以上時,為了適度反應物價變動的情形,免稅額會隨著指數一起調整。此次上漲幅度為11.09%,所以贈與稅免稅額由220萬調高至244萬(220萬x (1+11.09%) = 244.398萬)。 一、贈與稅免稅額調高,影響的族群 贈與稅免稅額的調高,有節省稅額的好處,少繳的稅額視贈與稅率級距,省下的稅額0~2.4萬元(如下圖)。 除此之外,對於有資產傳承需求的族群,也會影響過去每年已經固定做定額現金贈與的族群,例如:若原本有運用保單分年做贈與的族群,因過去免稅額為220萬,若之前贈與規劃在此額度內,111年起免稅額調高為244萬後,有機會可以檢視過去的贈與規劃,調整贈與的額度,讓贈與規劃更符合自身的資產傳承需求。 若長輩期望在生前有資產分配的選擇權,在節省稅額與贈與額度的考量之外,子女分配的公平性與家人情感融洽也是另一大挑戰。長輩的期望、家人的溝通、子女的理解,才能避免因資產分配而傷及家人彼此的情感。 除了期望資產做更好的傳承,長輩們更需要優先考慮自己的老後照顧、生活安排、生活費與照顧費等,才不至於發生資產分配出去後,結果沒有子女的關心與照顧。 二、贈與稅免稅額調高,買房的實務影響與因應 免稅額的調高,對為子女付房屋頭期款的父母族群也帶來一些正向的影響,過去實務案件裡,首購族的房屋頭期款有些來自於父母的金援;今年起,若父母兩人於一年內各贈與244萬元給某一位子女,此時頭期款也能有488萬元的準備。 若是子女剛結婚,兩人的父母各贈與244萬元,加上結婚前後6個月內,父母各有100萬元以內的婚嫁贈與,可以不計入贈與總額。 如果父母贈與現金的時間點剛好是年底,接近年初(上一年與下一年度的贈與稅免稅額度),新婚夫妻兩人分別收到各自父母的贈與,兩 […] …
年終財務檢視的六個要點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 文:王冠樺 「記得才剛過年,怎麼不知不覺已經到了11月, 再一個多月,今年就要結束了呢。」 最近和朋友見面時,許多人不禁的感慨 ! 一年其實過得很快呢。 又到了一年的尾聲,幾天之後又將是新的一年,年初為自己設定的「財務目標」是否都在自己的進度上呢 ? 距離年底的「財務資產結算」,是否也將可以如期完成了呢 ? 關於財務上的計畫、執行、檢視與修正,是每年年初與年終時Gracec會與朋友們一起「設定」與「檢視」的功課。在這裡Grace也提供年終財務檢視的六個要點,給正在找尋方法的您參考 。 一、年度財務目標進度檢視 一年之計在於春,年初幫自己訂定著今年度想要完成的目標,不論是工作的、財務的、健康的、社交的……等,在即將年末的現在,自己是否滿意現在的進度與即將結算的結果呢 ? 除了每一季小目標進度的檢查點,Grace更建議大家在年底時盤點一下,關於自己今年度目標完成度的百分比,是百分百完成了或是完成了80%或50% 呢 ? 每年「年度目標的達成率」,將是我們長遠人生目標的檢查點。透過年度目標的達成率解析,除了可以評估自己夢想人生的進度,也可以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可執行完成的為何、又執行不了的為何、哪些項目對自己動力十足,什麼又讓自己動力薄弱、自己適合什麼、又需要調整那些。 透過每年、每次的檢視中,讓自己更了解自己,也由調整中找出更適合自己完成小目標的方法,最終協助自己達成人生的財務目標。 二、收支比例631,是否還在比例上 「理財631法則」是Grace在薪資分配上的基礎依據,人們會隨著工作時間不同而薪資可能不同、也會因為社會環境轉變而造成收入有所不同、更有些工作是以銷售來產生收入,所以薪資不固定……等。 透過理財631法則檢視,「收入」除了評估我們薪資成長的幅度,也創造薪資收入的來源。而每年年終的收入檢視,更是我們作為支出分配的依據,也運用年度收入來估計明年度支出預算的類別安排,讓新年度的收支有基本的分配比例,再依據每年度的社會局勢、經濟脈動與個人現況,做「預算」與「支出」上的修正與調整。 透過「年度支出類別」的金額比例做為檢視,可以清楚自己的錢是花在「想要、需要或必要」的哪個部份,作為「設定預算」與「實際支出」間的平衡與調整。協助我們數字的檢視,更可以協助我們購物時,在順序上與取捨上的判斷與選擇。 三、資產的增長,負 […] …
關於死亡前兩年贈與─你可能誤解的謬思
攝影師:cottonbro studio 文:周家豪(John Chou) 這張圖,你可能很熟了,也有可能不熟,甚至有可能很熟了,但用的時候會卡住,判斷錯誤,其實John自己也曾卡住過,所以假如碰到這個議題要小心點。 前兩天,在某個專業討論法律的群組,John看到的這個討論: 忽然讓John想起,前幾個月也有朋友問到相關的問題,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關於死亡前兩年贈與的一些謬思。 ================================ 照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有關死亡前兩年贈與的相關法條: 想到死亡前兩年贈與,通常想到的會是這一條。 這裡有兩個重點: 想到死亡前兩年贈與,有時候會被忽略,但也很重要的還有這一條: 這條主要規定「繼承人」,所以看這條的時候不用計入「各順位繼承人配偶」,也就是說,違反民1148-1的時候,就算是各順位繼承人的配偶也不用負責。 ================================ 那麼問題來了:這兩條要怎麼區分? 法律適用,很講求立法意旨,那麼這兩條的立法意旨是甚麼? 下面John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 首先是遺產與贈與稅法第15條的立法意旨,請參考下圖 單就這個法條查詢到的立法意旨共有兩個,但上面的理由無法確認最初在舊遺產稅法制訂這條的目的,於是John往前追溯了遺產稅法的制定規定。 可以看到,在民國35年制定遺產稅法時,這一條訂定的目的是在「徵稅」,又衡諸目前法令的規定,也是以「依本法規定徵稅」作為目的,所以可以得知,這個法規,是為了「國稅局」量身訂做的,也就是說,適用遺贈稅法15的狀況,是在國稅局針對遺產要大家繳稅的時候,才用這條。 ================================ 那民法1148-1又是怎麼規定的呢? 可以看到理由四有很明確的說明,這條的規定是為了避免損害債權人權益而設置,對於應繼份並沒有影響,除非是屬於民1173規定的歸扣財產。 所以這條是為了「債權人」設立的,只有在被繼承人(過世者)債權人來求償時,才會適用這條。 ================================ 基本概念我們已經釐清過了,再來要談談John開頭討論到的「謬思」問題。 上面講這麼多,John只是想告訴大家一件事,這兩條的立法意旨,一個為 […] …
考過CFP對我與客戶服務的提升
攝影師:Mikhail Nilov 文:邱玉茹 在金融保險業待了8、9年的時候,我下定決心去考了CFP®這張證照,CFP®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是在1973年自美國開始發展的國際金融專業證照;而CFP®證照與消費者的理財規劃連帶著什麼關係呢? 可以先試著思考看看,在理財規劃時,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這是因為過往的理財習慣,各項規劃通常是分開討論的,保險規劃由保險業務員服務、投資規劃自己下單或是聽朋友同事報明牌、稅務傳承規劃另找專家諮詢;這樣往往會造成資金排擠、走了更大的彎路才完成理財目標。 如果您對於CFP®這張證照是陌生的,希望藉由這篇文章的分享,讓您了解理財規劃找CFP®顧問,對您的幫助有哪些! 一、考過CFP®證照後,對消費大眾的3點幫助 二、考取CFP®證照的3個原因 三、玉茹的話 投資理財是一輩子受用的知識常識,很可惜的是學校卻很少教;希望能藉由部落格與IG的分享,將正確的理財規劃觀念傳遞給消費者。 玉茹秉持著「工作(學習)、生活先過得開心,理財規劃才能夠1+1>2,加倍快樂!」這樣的信念,努力扭轉台灣人理財規劃的習慣。 …
夫妻贈與或繼承,不動產稅負差很大
攝影師:Mikhail Nilov 文:周家豪(John Chou) 想寫這篇,實在是很多人在這個議題上,經過那麼多年,還是模糊不清,所以想透過這篇文章跟大家闡明原則,讓大家比較好判斷! 先來看看引發我寫這篇的契機,國稅局的新聞稿: 配偶贈與不動產課稅原則 John把上面這則國稅局的新聞稿,轉換成下面這張圖,讓大家理解起來比較簡單。 原本若以太太從先生處取得贈與,到出售間的三年來看,依照房地合一2.0的計算方式,應將太太的獲利乘上35%,就是該上繳的稅款。 但因為是夫妻贈與,所以應該將先生持有的年限一併算進來,當作總持有年限。 相關法令請參照: 財政部106.3.2台財稅字第10504632520號令 而先生又因為是繼承公公取得,根據函釋,公公的持有期間也可以合併計算。 財政部104.8.19台財稅字第10404620870號令 也就是說,紅色這個時間段全部都可以視為乙君的持有期間,所以乙君的持有期間是總共將近6年5個月,於是以新制房地合一2.0的規定,乙君適用的稅率就降為20%,而不是35%。 財政部107.10.31台財稅字第10704604570號令 ================================ 好的,用簡單的方式解釋完國稅局的案例之後,再來John想跟大家討論,這些函釋,除了持有時間的累加外,還牽扯到適用新、舊制的問題,這個部分會是影響更大的。 關於新舊制的區別,我在這篇有做了一個比較詳盡的基本介紹,假如你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先參考這篇,了解一下基本的新、舊制差距。 所以在基本原則: 「只要是105年之後取得的不動產,未來售出時都適用房地合一稅新制申報所得稅」 這個前提之下,碰到這些例外狀況: 一、夫妻贈與取得 二、繼承取得財產 三、繼承取得後夫妻相互贈與取得 就應該要考慮兩個問題: A、合併計算總持有時間 B、允許合併計算的時間,最源頭的時間點是否在民國105年前 A點的考量,在於計算持有時間多寡,用來判斷到底應該用甚麼稅率來繳稅。 而B點的考量又比A點重要,因為假如追溯到最源頭的取得時間在民國104年底前,那就代表我們完全不需要考慮時間的問題,只要用舊制財產交易所得稅的方式申報,將房屋獲利分拆後併入綜合所得稅課稅就行了。 ================================ 在實務上,碰到上面的狀況,還是會有些小重點容易忽 […] …
【閱讀時光】黑天鵝效應
攝影師:Alexas Fotos 文:蔣竣植 CFP 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07 疫情、戰爭、通膨等世界各國同時受到影響的大事,為何那麼剛好都在這兩三年出現?過去真的是相對平靜嗎?是否其實我們忽略了很多事? 一隻火雞,牠在生活的前一千天,有人定期餵食,是件再美好不過的事,也對餵食牠的人給予滿滿的信任感,從不懷疑,同時也少了戒心。但在第一千零一天,也就是感恩節的當天,卻被那位牠信任到不行的餵食者給「出賣」,而成了餐桌上的佳餚。 我們常依據過去所累積的經驗、透過歷史的數據統計,自信滿滿地做出了許多判斷,就如同火雞過去所處的一千天,忽略了第一千零一天所發生的極端變化。而這,就是所謂的「黑天鵝效應」。 「快樂微積分」只是個理論 我們習慣也會盼望著人生的樂趣及成就,是每天一點一滴的累積,而非處於長期低潮,突然某一天來個人生大翻轉!反之,一旦遇到不開心、悲慘的事,最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千萬別在一段很長的時間之中持續出現,否則情緒上很容易會陷入無底深淵。 但作者認為,我們所處的環境,其實成果並非以「穩定的方式」呈現,人類的歷史主要是由「黑天鵝事件」所主導,不定期且非預期的突發事件,才建構出目前我們所處的世界。但,真的都無法預料嗎?還是某些人因為掩蓋了某些事,讓我們誤以為長期都處於安全、穩定的環境中呢?或許,也有可能是我們個人對身邊的微小危險訊號視而不見,導致後續對黑天鵝的出現感到驚恐不已。 被迫沈默的證據 將富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作出統計資料的書籍,在市場上還蠻常見的,常見的原因不外乎是「勇氣、冒險、樂觀」等。作者提醒,為何沒有出版社願意幫失敗者出書,讓其失敗的經驗也能公開與大眾分享?原因就在於並沒有人想看失敗者的書。 有趣的是,失敗者在努力的過程中,其實也同樣充滿著「勇氣、冒險、樂觀」,真要說與成功者的差異,或許僅在「運氣」的這個關鍵上。因為他們失敗了,所以一切的過程被忽略、被丟棄了。所以讓我們誤以為「勇氣、冒險、樂觀」,是成功這條路上的關鍵要素。 好的被放大,不好的被埋葬、忽略,而未來的某一天,當不好的發生在我們週遭時,就認定是「黑天鵝」的降臨!又將其歸類於某種程度的隨機性。 這一切,屬於認知上的偏差,所謂「安定的幻覺」! 太過「聚 […] …
【保險理財】美元保單的舊愛新歡~解約舊保單,改買新商品好嗎?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 文:駱潤生(Lawrence)CFP® 為了抵抗高通膨,美國聯準會(FED)自2022年3月到2022年11月已升息15碼,其中連續四度升3碼,是自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升息幅度。展望2023年升幅是否會放緩腳步,Fed內部鷹鴿兩派交鋒,仍是未定之數。 持續的升息,資金流向美元,是近期導致股債雙跌的主因之一;儲蓄性質的商品如美元定存,美元利變保單則因升息而利率看漲。 在此環境背景之下,最近有很多朋友開始想將之前購買的美元儲蓄保單解約,改存入利息較高的美元定存,或是將資金預備來逢低佈局股債商品,或是乾脆重新買一張宣告利率較高的美元保單。 這邊提出一些建議參考。 所以還是要回歸當初購買這張保單的目的。 如果是短期要運用的資金或做為緊急預備金,則舊有的保單可以提供不錯穩定性及流動性。 如果是長期的佈局,或者是退休金準備,則是要看整體資金的配置來決定標的的選擇。 又或是當初規劃時有其他目的性功能,如要作為預留遺產稅來源,或者是指定受益人分配現金等,不要因為一時的市場變動而輕易的改變原來的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