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史蒂夫,戴夫可以過得更好
最近我有個困擾的經驗,就是觀看YouTube時,經常會高頻的冒出某投資平台的洗腦廣告片,並搭配著令人頭皮發麻的旁白。片中的主角是兩位仁兄,史蒂夫和戴夫,他們都用該平台投資金融市場,史蒂夫鑽研全球投資機會,追蹤新聞動態,掌握最新市場消息,並為極具潛力的投資建立了關注列表;而反觀戴夫,則精研如何打電動努力成為六十級巫師,追蹤最新的貓咪影片,他的關注列表則是電視節目。
奇妙的是兩人績效竟然一樣好,原因是該平台提供跟單機制,戴夫可自動跟單史蒂夫的交易活動,每當史蒂夫努力進行交易時,戴夫輕鬆的邊玩邊照做,輕鬆複製史蒂夫成為交易高手!
這讓大家有個美好的幻想:
找到一個投資高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全跟單就可以輕鬆的坐享其成!然而坐享其成這件事是真的,但決非戴夫,而是平台業者。(業者大錢狂砸高頻洗腦廣告可知一二)
美好的台詞內有幾個迷思值得大家思考:
1. 努力研究投資機會就可以打敗大盤嗎?
玩電玩努力打怪可以確保升等,但投資可能不是這麼回事。《指數革命》一書的作者查爾斯.艾利斯觀察從1960年至今,投資市場經歷多次巨變,早期經理人能透過拜訪企業及選股策略,找出被「錯誤定價」的個股,擊敗市場獲取超額報酬。
但受全球化、網路化、科技設備等因素影響,資訊傳播的速度及市場規模今非昔比,已經造成高效率市場。專業經理人在激烈競爭下,愈難打敗由其他專業投資人集體智慧所匯集成的市場報酬。
而的確,根據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2018年的分析報告,觀察長期表現,超過89%的大型股基金經理人;和超過93%的小型股基金經理人,表現落後於 它們的績效指標。
2.掌握財經訊息有效嗎?
不要看太多財經訊息。《逆思投資》作者陳志彥指出,財經資訊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是正確性,網路充斥無用,未經證實的資訊,看了反而可能做出錯誤判斷;再者,人類大腦對投資判斷的影響,當你看越多財經資訊,人的大腦裡面會有確認偏誤的心理反應,所以大腦的運作並不會讓更多的資訊來協助我們釐清真相,而是會去找更多的資訊來支持我們原本的看法,所以會發生當我們認知如果是錯的,看越多的資訊就會錯得更加堅定。
我們都會有一個經驗,當想買一個東西的時候,所收集的資訊都是看到那個東西的好處,反之亦然,就是這個意思。
3.短期頻䌓交易比長期投資好嗎?
橡樹資本管理公司共同創辦人,霍華.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中提到,短線交易者認為,如果能以10元買進股票11元賣出,在24元買回25元賣出,接著再以39元買回40元賣出,這樣就算成功,但在這檔上漲了30元的股票,卻只賺3元,如果你看不出這破綻或許就不必再閱讀下去。
以上可得知,短期頻䌓交易,除了賺不到長期投資應有的獲利外,更不用說頻繁交易所增加的交易成本了。
這讓我們了解,成功的交易高手或許存在,但能找到的機率可能會讓你大失所望,那麼是否有好的方法,不用跟單史蒂夫(跟了也沒用,或許更糟),也能像戴夫一樣,神閒氣定,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而不必為投資煩腦,並能得到好的績效呢?
我們可以參考《咖啡館投資哲學》的作者比爾.蘇西司所建議的三大原則:
1.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分散是投資唯一免費的午餐。做好低相關性的資產配置,如把資產配置在股票債券和現金上,目標是希望盡量提高達成理財目標的機會,同時降低投資風險。
2.追平股價指數
透過指數化投資指數基金或ETF,讓你可以參與市場成長,獲取市場報酬,這樣的長期報酬已經勝過80%以上的專業主動型投資機構了。
3.努力儲蓄,有備無患
秋收冬藏,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儲蓄看來學問不大,但卻是最重要的一環,要以我們的生活環境及價值觀為基礎,在儲蓄和消費之間求得平衡,並估算出理財目標而努力執行,才有機會安全達標。
戴夫不是史蒂夫
你或許會說:
如果史蒂夫真的是萬中選一如巴菲特一般的絕世高手呢?戴夫還是有可能失敗。
其實,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持股每年定期公佈,有人回測過用前十大持股東施效顰一番,結果竟有9%,也足以傲視群倫了。但為何還是很難複製出第二個巴菲特呢?這還是回到投資哲學的層面,巴菲特有他如信仰般的投資哲學,並長期紀律的執行它。
而戴夫畢竟不是史蒂夫。投資的過程波動難免,每個人的風險接受程度,跟實際承受風險的能力都不同,如果期間因為心理受不了,或是資金挺不住而退場,比如說因為下跌而過度恐慌賣出投資部位,或是因為急需用錢而被迫提早將部位出清,都會導致戴夫最終失敗落場。